通讯:靠人工智能获国际大奖的鄂尔多斯“90后”青年******
中新网鄂尔多斯11月19日电 题:靠人工智能获国际大奖的鄂尔多斯“90后”青年
中新网记者李爱平
王磊、于福全至今仍沉浸在斩获国际大奖的喜悦中。
“这次获奖,对当地学子选择职业教育有了更大信心。”19日,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的这两位“90后”如是表示。
一周前的11月6日,王磊、于福全在厦门举行的2022金砖国家技术发展与技能创新大赛(厦门国际赛)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及应用比赛项目上斩获了三等奖。他们是内蒙古地区的唯一获奖队伍。
“尽管我们都是标准的‘理工男’,但参加人工智能领域的比赛项目依然属于新手,一切都得按照参赛要求应对,不过,内心还是很兴奋的。”王磊告诉记者。
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巴西、俄罗斯、印度、南非等国家的3500多支国际参赛队和来自中国的6200多支国内参赛队报名,参赛人员近2万人。经过层层选拔和激烈比拼,最终1600多支队伍、近2500名选手进入决赛。
图为王磊、于福全(左一)在厦门比赛期间。 于福全供图接受记者采访的于福全介绍,作为内蒙古一所职业高级中学,和其他本专科学院相比,能参加这样的比赛,机会本身就非常宝贵,因此他们从很早就开始准备。“此次比赛项目颇有难度,需自行学习编程、机器人以及智能领域相关的大量知识。”
除此之外,他们还在临近比赛时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困难,幸运的是,“当地政府、学校为我们开辟‘绿色通道’支持我们参赛,落地厦门后,到了隔离宾馆,我们一刻不敢耽误地继续进行线上学习。”
对于今次斩获三等奖,于福全用“成功的路上总是充满荆棘”来形容。“由于赛制改变,打乱了原有的训练计划,速度慢的‘硬伤’就摆在了面前,我们必须保证相关任务的完成质量,还要不断练习,提升速度。”
回忆起在厦门的比赛情形,于福全坦言,“第一天的比赛任务难度巨大,且个别内容完全出乎意料,虽然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,达成的结果还是和预想的差一些。”
“不过,第一天比赛后,我们调整心态,告诉自己坚决不抛弃不放弃,毕竟还不清楚对手的情况,于是我们又专心准备第二天的比赛,并在第二天的比赛中出色发挥,最终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。”于福全谈起这些,一脸幸福。
在这两位青年看来,此次获奖最大的意义在于,作为内蒙古一所职业高中的老师,能和这么多高手同台竞技,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。
通过此次比赛,他们也认识到自身技能的不足。
他们说:“不管是技能培训,还是理论知识上,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,日后必定会再接再厉,争取取得更好成绩。”(完)
川渝“诗词列车”开进“中华诗城”****** 图为参与活动的诗词少年。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中新网重庆1月9日电 (张旭李秋璇)1月9日,从重庆出发的“诗词列车”G1534次缓缓抵达奉节站,川渝两地100余名诗词少年乘郑渝高铁齐聚“中华诗城”奉节,参加一项诗词活动。 图为“诗词列车”乘客合影。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图为志愿者正在引导诗词少年们。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涪陵车务段介绍,郑渝高铁奉节站有标志性建筑“诗词浮雕文化墙”。据悉,这面文化墙长90米、高5米,正立面面积达450平方米,从左至右分别为诗篇、夔篇和橙篇三个篇章,通过青年志愿者的细致讲解,诗词少年们进一步感受到“中华诗城”的境界。 图为志愿者正在向诗词少年们展示第五套10元人民币,其风景图案就位于奉节夔门。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图为志愿者们正在为诗词少年服务。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据悉,2023年春运是郑渝高铁开通后,云阳、奉节、巫山三座高铁站的首个春运。春运期间,三站恢复列车10列,此次开启“诗词列车”,旨在抓住郑渝高铁开通带来的机遇,为川渝两地广大青少年搭建诗词文化交流平台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